发布时间:2024-12-05 14:08
来源:教育局
同江市教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强力推进思政“七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完善“大思政”育人格局。紧扣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创新教育载体,通过教学课堂、网络课堂、特色课堂、红色课堂“四个课堂”,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以教学课堂为渠道,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增优行动,在开足开齐思政课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党支部书记、校长带头上思政课、抓思政工作机制。开展校本教研、主题研修,通过听评课、观课议课、案例分析,建立和完善思政骨干教师一体化教研、一体化备课制度,不断改革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立德树人教育资源,打造优秀思政课,全市中小学师生“同上一节思政课”,强力推进思政“七个一"主题教育活动26次,成立全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指导小组,建立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7个,同江市第二中学被评为佳木斯市第二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点校。
二、以网络课堂为载体,加强品德修养围绕“互联网+教育”,不断强化线上数字资源应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等进行浸染式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和文化熏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资源平台,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等主题活动。上好线上“开学第一课”,加强家校联动,构建家校社育人体系。制作“大美同江 我的家乡”口袋书第二期,共印15000份,全市中小学学生人手一本,并制作口袋书专题公众号短视频9期,浏览量4200余次,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浓厚的“爱家乡”主题氛围。
三、以特色课堂为抓手,增强综合素质各校不断丰富德育活动形式,校内校外相结合,促进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校内,利用主题班会、团队会、国旗下讲话、社团活动、特色课后服务等,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文明礼仪、文明故事、优秀传统文化、好家风好家训等主题活动;在校外,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国防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等青少年活动场所,开展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教育活动。坚持以研促学,大力开展爱国教育、国际研学等五大领域研学活动,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教育、中俄文化交流等活动10余次,参与学生2万余人次,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青少年活动中心获评“省级中小学生劳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四、以红色课堂为阵地,传承红色基因为了让红色基因深深扎根人心,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市教育局利用烈士陵园、拉哈苏苏海关旧址、胜利公园等红色资源,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参观寻访、探寻红色研学路、红色夏令营等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见证伟大成就、聆听奋斗故事、讲述身边发展,上好成就教育课。依托红色研学基地,面向全体中小学生,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传承革命精神,提升精神素养。其中同江市第一小学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少年军校,以创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为契机,以培养钢铁意志少年为目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多样化的“红色教育”,让红色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
今后,同江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加大对德育干部及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德育研究和德育活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同江市教育局
2024年12月5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