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同江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2023-2035年)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01-06 14:45

来源:政府办公室

《同江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3-2035 年)》政策解读

 

一、背景依据

绿色生态承载着城市生态、游憩、景观和文化等多重功能,一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将成为城市重要的发展基础和资源平台。近年来,同江作为边境江城,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城市绿化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改观,城市绿色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而科学理性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势必成为边境文旅名城发展目标的关键。

二、目的意义

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为依托,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改善城市环境,突出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整合功能,逐步构建格局优良生态健全景观优美舒适宜人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

三、研判过程

根据同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多次与规划部门沟通,研究讨论制定绿化空间,并多次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分管市领导征求意见,起草了《同江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2023-2035)》。

四、主要内容

《同江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3-2035)》共由十章组成。

第一章是概况。对我市的资源、历史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了城市绿地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第二章是规划总则。阐述规划编制意义依据期限范围规模指导思想原则。第三章规划目标。阐述了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第四章、第五章是市域绿色空间规划、市域绿地系统规划阐述了绿色生态空间分析分类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第六章是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了规划的策略及布局结构。第七章是城市绿地分类规划,将城市绿地按照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进行区分,并进行规划。第八章是城市公园体系规划,阐述了规划策略及目前我市特色公园分类及布局。第九章是中心城区绿道规划,阐述了规划的原则、思路,明确了绿道的布局、建设要求。第十章是生态修复规划,指出了当前我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第十一章是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对防灾避险绿地进行分类及规划。第十二章是树种规划,明确了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树木种植的范围及树种的选择、推荐。第十三章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目标及措施进行了说明。第十四章是古名树木保护规划,对古名树木的界定、现状、保护及措施进行了说明。第十五章是绿地景观风貌规划,明确了规划的目标、原则。第十六章是分期建设规划,明确了规划的期限及达成的目标。

五、特色亮点

(一)生态系统治理与资源一体化利用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跳出了传统的就绿地论绿地的思路,强调生态系统治理与生态网络构建。通过资源一体化利用的策略,实现生态治理与资源开发的和谐共生。这不仅提升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与最新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

本次规划紧密结合最新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三调)为基础,运用遥感、GIS等先进技术手段,从大生态、全域化的角度对绿地系统进行分类梳理。这种跨学科的融合创新,为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三)公园城市规划理念的融入

公园城市规划理念的融入,是本次规划的一大亮点。通过强调以人为本和共享联动发展,本次规划致力于为更多人群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绿色空间。同时,通过突出绿地的多元属性和多重功能,构建了更加完善丰富的休闲游憩空间体系,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幸福感。

(四)大数据平台的搭建与绿地数据完善

针对同江市信息技术平台尚不完善的情况,项目组以遥感工作为契机,以三调为基础,搭建了同江市绿地基础数据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不仅厘清了现状,形成了可衡量、可监测的技术指标框架,也为绿地数据的动态监测与更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为同江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五)特色专项规划内容的制定

根据同江市绿地发展特点及人群需求,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同江市独特的生态人文资源,如大湿地、俄风情、美赫哲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地景观。通过规划引导,将特色生态人文资源融入城市绿地系统,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

本次规划制定了9个特色专项规划内容。这些专项规划涵盖了从城市生态绿道建设、特色公园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精细化、特色化的规划手段,进一步优化同江市的绿地系统结构,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这些专项规划也充分考虑了市民的实际需求,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元化、更高品质的绿色空间。

六、措施要求

(一)法规性措施

在现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佳木斯市城市绿化条例》的基础上,针对同江市绿地建设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兴绿。

(二)行政性措施

1、政府部门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出台后,及时制定实施计划,指导下一步实施建设。

2、建立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机构,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以提高专业队伍的水平,保证城市绿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3、建立并严格实行建设工程配套绿地审批办法,实行绿线管理制度及绿色图章制度。

4、加大宣传力度,开创全民建绿爱绿的良好局面。

5、保证城市绿化用地:要在从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城市绿化用地。

(三)技术性措施

1、加强城市绿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科研机构。

2、根据绿地系统规划的控制规定,保障绿地系统的总体规划得以实施。控制规定包括:绿地规定性指标体系,如绿地率;绿地引导性指标体系,如种植形式,观赏特性,设计风格等。

3、培养专业的施工队伍,科学进行绿化项目栽植和管理。

(四)经济性措施

1、在坚持以政府投入的同时,广泛拓展融资渠道,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绿地建设,体现绿地建设的公益性和人民性。

2、制定奖惩制度和政策,在进行项目开发时,可进行容积率的奖励,来鼓励绿化建设。对违反规定,没有配套进行相应的绿化建设的单位,除了监督其完成绿化部分的建设外,还应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

3、加强对市民进行城市绿化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绿化美化意识,鼓励市民自觉爱护绿地,积极推广义务植树造林。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黑公网安备 23088102000102号

网 站 标 识 码 :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