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调查征集
关于公开征集《同江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分工方案》意见建议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1-08-20 17:40   来源:政府办公室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延续性,防止因房返贫致贫情况发生,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现面向广大市民征集《同江市关于巩固扩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2021-2025)》的意见和建议。

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在2021年9月15日前,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出意见:

(一)邮寄:同江市大直路83号同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管理岗办公室收

(二)邮箱报送:tjsczk@163.com

(三)电话:0454-2934749


关于同江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1-2025)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面落实《中共黑龙江省委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黑建村〔2021〕6号)要求,结合我市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十四五”期间,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延续性的基础上调整优化,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主要原则

(一)安全为本。以实现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有保障为根本,建立农房定期体检制度,加强日常维修管护,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加强质量安全技术指导与监督管理,及时消除房屋安全隐患。

(二)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保障方式、建设标准等,指导农户采取多种方式保障住房安全,就地取材降低建设成本。

(三)农户主体。农户是实现其住房安全的责任主体,对于发现的房屋安全隐患,应提出危房改造申请并组织实施。实施危房改造的农户应充分参与改造方案选择、筹措资金、投工投劳、施工过程质量监督与竣工验收等全过程。

(四)提升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提升农房居住功能和建筑风貌,改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保障对象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对象主要是农村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等。

(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为保持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和农村住房救助政策的延续性,对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和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给予支持。

四、认定程序

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中住房安全未保障的,可由农户本人向村委会(社区)提出申请,按照村评议、乡镇审核、市级审批的工作程序,对经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鉴定或评定住房确属C级或D级或无房户予以住房安全保障支持。民政局负责认定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低保边缘家庭;乡村振兴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认定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乡村振兴局负责认定农村易返贫致贫户、符合条件的其他脱贫户。无房户识别按照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合理稳定居住条件户精准识别工作有关规定执行。对于保障对象中失能失智无法提出申请的特殊人员,由村委会(社区)帮助其提出住房保障申请。加强政策宣传,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支持范围。

五、保障方式

通过农户自筹资金为主、政府予以适当补助方式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的主要方式。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可纳入农村危房改造支持范围,根据房屋危险程度和农户改造意愿选择加固改造、拆除重建或选址新建等方式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对于已实施过农村危房改造但由于小型自然灾害等原因又变成危房且农户符合条件的,有条件的乡镇可将其再次纳入支持范围,但已纳入因灾倒损农房恢复重建补助范围的,不得重复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支持政策。

鼓励采取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等方式,供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能力弱的特殊困难农户周转使用,解决其住房安全问题。村集体也可以协助盘活农村闲置安全房屋,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进行租赁或置换,可给予租赁或置换补贴,避免农户因建房而返贫致贫。无合理稳定居住条件的长期租赁户到租赁期限后,可申请入住农村公租房和市区公共租赁住房。

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地区住房达不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引导农户因地制宜选择拆除重建、加固改造等方式,对抗震不达标农户的唯一住房实施改造。

六、工作任务

(一)健全动态监测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与乡村振兴局、民政等局加强协调联动和数据互通共享,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每年4月底、10月底前开展2次全面排查,对房屋基础、承重结构、维护结构等部件进行排查和全面记录,在排查中要将维修改造、新建轻钢结构质量安全问题作为重点。对于监测发现的住房安全问题要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已改造房屋存在质量通病问题的,在质保期内由施工方负责,质保期外要参照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效维护工作方案执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组织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房屋危险等级,即认即改,无法解决的,要向市政府报告。实行销号制度,解决一户,销号一户,确保所有保障对象住房安全。同时公开信访投诉电话,及时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提出的问题。每年11月底前要形成本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市政府。

(二)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每年至少组织1次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工匠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自建(改)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告知书》制度。同时成立以乡镇主要领导为责任主体的专业维修队并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且专业的维修人员不得少于20人,开展技术指导和危房改造维护服务。因地制宜推广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免费提供农户参考,引导农户选择低成本的改造方式。按照农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施工监理制度,落实施工现场巡查与指导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指导做好竣工验收,确保改造后的房屋符合安全要求。

(三)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在确保房屋基本安全的前提下,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加强农房设计,提升农房建设品质,推广《龙江民居示范图集》,完善农房使用功能。鼓励在改造中同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在保障住房安全性的同时降低能耗和农户采暖支出,提高农房节能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推广绿色建材应用和新型建造方式,推进水冲式厕所入户改造和建设,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

(四)加强补助资金管理。各乡(镇)要落实保障对象公示制度,将保障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5个工作日,强化群众监督作用。相关部门要按照《黑龙江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补助资金使用监管,及时按“一卡通”要求拨付补助资金,采取租赁方式改造的按合同约定分期支付给出租方。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坚决查处挪用、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索要好处费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七、组织结构

为强化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推进落实,特成立市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李德刚  政府市长 

副组长 :乔志鹏   政府副市长

  员:曹  靖   纪检委副书记

李明伟    审计局局长

于海滨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杨和新   民政局局长

宫延贵   财政局局长

赵清兰   乡村振兴局局长

马本富   乐业镇镇长

毕远航   向阳镇镇长

张孝山   同江镇镇长                     

唐玖㻛   三村镇镇长

杨 明   青河镇镇长

付 斌   街津口乡乡长

苏 展   临江镇镇长

李诗林   金川乡乡长

孙钟馗   八岔乡乡长

于 良   银川乡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住房安全保障推进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于海滨同志兼任。推进办公室负责全市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身份认定、监督检查、竣工验收、资金发放等工作。(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随人员工作变动及时调整)

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落地。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行市负责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政策引导,形成协同推进工作合力。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组织编制农村房屋安全性鉴定、建管等政策规定和技术要求并组织实施;财政局负责安排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民政局、乡村振兴局按职责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的身份认定。各部门要合理安排工作计划,积极推进工程实施,统筹做好项目、资金、人力调配。要充分发挥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作用,持续跟踪住房安全保障情况,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给予妥善帮扶,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

(二)保障资金精准落实。建立农户主体、政府补助、社会帮扶等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财政局每年对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的住房安全长效维护提供资金保障,按照一事一请的方式申请,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禁止资金截留挪用。

(三)提高自身政治站位。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领导要把农村住房安全保障作为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持续推进,要抓住主要问题所在,切实提高标准意识,杜绝有问题隐瞒不报、不作为、乱作为、整改不彻底、降低整改标准或超标准改造等现象,要保证质量,维护工作落实落靠,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能力,排查出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四)加强日常管理服务。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建设管理与技术力量,确保农房建管落实到位。原则上新(翻)建房屋自竣工验收拨付资金之日起,产权人5年内不得出售或转让。已享受危房改造新(翻)建、购买置换等政策的农户,原有危房必须拆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长期闲置无人居住的危房,进行拆除,做到应拆尽拆,无意愿拆除的,设立警示标识远离。

建立农村房屋安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充分依靠乡(镇)政府和村“两委”,落实农户住房安全日常巡查、改造过程技术指导与监督等职责。加强对乡村建设工匠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房屋建设管理水平,并为农户对改造后房屋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加强改造档案管理,农村危房改造纸质档案应当包括村级公示、施工图、工匠培训证明、工程监理或质量安全巡查、《自建(改)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告知书》、资金拨付凭证等材料,采取长期租赁、入租农村公租房、购买等方式实现住房安全保障的,还应当将租赁、买卖合同、产权证明等相关佐证材料存档。保证农户改造前、中后照片齐全。申请农户、村、乡(镇)、身份审核部门、市级审批部门签章等要件信息完整。


政策解读丨《同江市关于巩固扩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1-2025)》


一、制定依据

同江市关于巩固扩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1-2025)以《中共黑龙江省委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黑建村〔2021〕6号) 为依据。

二、起草过程

2021年6月,我局启动了研讨工作,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实施方案》起草的结构、内容。2021年8月形成了《同江市关于巩固扩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1-2025)(征求意见稿)》,同时,向有关单位和全市各乡镇征求了意见。同月,我局形成了《同江市关于巩固扩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2021-2025)(会议讨论稿)》。

三、方案概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由八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阐明了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的决策部署,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二部分明确了主要原则。(一)安全为本、(二)因地制宜、 (三)农户主体、(四)提升质量。

第三部分明确了保障对象。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等、未享受过农村住房保障政策支持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

第四部分确定了认定程序。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中住房安全未保障的,可由农户本人向村委会(社区)提出申请(对于保障对象中失能失智无法提出申请的特殊人员,由村委会(社区)帮助其提出住房保障申请),按照村评议、乡镇审核、市级审批的工作程序,对经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鉴定或评定住房确属C级或D级或无房户予以住房安全保障支持。民政局和乡村振兴局等部门负责对保障对象身份进行认定工作。

第五部分确定了保障方式。 1、通过农户自筹资金为主、政府予以适当补助方式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的主要方式。2、 鼓励采取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等方式,供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能力弱的特殊困难农户周转使用,解决其住房安全问题。村集体也可以协助盘活农村闲置安全房屋,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进行租赁或置换,可给予租赁或置换补贴,避免农户因建房而返贫致贫。无合理稳定居住条件的长期租赁户到租赁期限后,可申请入住农村公租房和市区公共租赁住房。3、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地区住房达不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的,引导农户因地制宜选择拆除重建、加固改造等方式,对抗震不达标农户的唯一住房实施改造。

第六部分明确了工作任务。(一)健全动态监测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与乡村振兴局、民政局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和数据互通共享,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二)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乡(镇)政府每年至少组织1次农村建筑工匠培训。(三)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在确保房屋基本安全的前提下,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加强农房设计,提升农房建设品质,推广《龙江民居示范图集》,完善农房使用功能。(四)加强补助资金管理。各乡(镇)政府要落实保障对象公示制度,将保障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5个工作日,强化群众监督作用。

第七部分确定了组织结构。为强化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推进落实,特成立市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第八部分确定了保障措施。(一)强化责任落实落地。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行市负责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二)保障资金精准落实。建立农户主体、政府补助、社会帮扶等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三)提高自身政治站位。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领导要把农村住房安全保障作为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持续推进。(四)加强日常管理服务。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建设管理与技术力量,确保农房建管落实到位。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网站标识码: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