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城要闻 > 乡镇动态
同江镇:以电商为翼,让农特产品出村进城增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助农增收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14 15:50   来源:同江镇

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向前、“数字中国”战略纵深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同江镇立足区域发展全局,主动识变应变,将数字赋能作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锚定“电商兴农、数字强镇”的战略目标,构建起“政府引导 + 帮助支持 + 精准培育”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一批扎根乡土、辐射全国的优质电商企业集群。此举不仅为同江镇特色农产品构筑起“从田间到云端” 的数字化产销闭环,更成功打通一条连接黑土地与大市场的“数字快车道”:借助直播电商让大豆、水稻、玉米等农特产品突破地域限制,直抵全国消费者餐桌,既激活了农村经济的内生动能,更构建起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了“指尖一点、产销两旺”的生动图景。

同江镇深谙电商在新时代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平台宣传到场地支持,从人才培养到技术指导,全方位助力电商企业成长。这一系列举措吸引了众多有志于农村电商发展的创业者投身其中,“东北三姐妹”网络团队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典型代表。她们通过直播,生动展现同江的风土人情,从质朴的乡村生活场景到热闹的传统节日庆典,从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制做到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全国观众得以领略同江的独特魅力。在展示文化的同时,她们还通过直播将同江大米、豆油、煎饼、粉条、酸菜等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以真诚的直播风格和优质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目前“东北三姐妹”网络团队仅运营一年时间在全网粉丝量突破6.2万,点赞量超过43万。

新光村的金硕果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长金躬身踏入金灿灿的稻田,以田埂为舞台开启田间直播,原生态呈现农耕场景与水稻品质,让新光村大米突破传统流通壁垒,赢得消费者深度信赖。如今新光村大米日均订单量稳定在200至300单,不仅实现了从“种得好”向 “卖得好”的价值跨越,更构建起“品质可视化—消费信任化—产销精准化”的数字产销新链路。这既是同江镇“电商兴农”战略在村级层面的鲜活实践,更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看得见的数字动能。

新发村的小乐则以“搭建水稻加工包装为一体的现实应用场景”为特色模式,闯出了一条增收新路。秋季稻谷丰收季,他聚焦当季新米,让大家沉浸式感受“从田间稻穗到餐桌米粒”的完整溯源链路。这种工艺可视化的直播模式,不仅让新鲜大米的品质看得见、摸得着,更催生了单场直播销量常突破千斤的佳绩,溢价空间较传统销售提升近三成,成为乡村电商通过全流程场景化直播激活农产品价值的生动实践。

李国旭更是在农业技术创新领域独树一帜,2023年自主研发牛奶水稻种植技术,将牧场现挤的鲜牛奶稀释后,喷洒于稻秧之上。每季水稻需历经20余次牛奶浇灌,从青苗到抽穗,全程用双手将自然养分注入每一寸土地。由此产出的牛奶水稻,米粒更加饱满晶莹。今年秋季水稻成熟收割后,将通过直播进行销售,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优质大米体验。

同江镇助力电商企业的举措,为这片黑土地插上了数字化腾飞的羽翼,“东北三姐妹”“小乐自种大米”“同江市金硕果农业”等一批网络团队正搭乘电商东风,在同江镇的土地上扎根乡村,带民致富。从“田间直播间”的稻浪翻滚到“云端产销链”的高效运转,从农特产品的价值跃升到地域文化的破圈传播,同江镇以电商为笔,在黑土地上书写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这里的每一次直播带货,都是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每一次模式创新,都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这场始于产业的数字革命,正深刻重塑着乡村的经济生态、文化形态与发展姿态,不仅为同江镇铺就了“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康庄大道,更成为新时代镇域以数字技术激活乡土潜力、以文化赋能产业升级的生动范本。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网站标识码: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