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作为“双创”工作的重要内容,紧紧抓在手上,切实落到实处,已取得一定成效。
1.加强劳动力转移服务。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市就业局不断强化网络信息建设,辟建了同江公共就业信息网,与省、佳市人社部门网站及同江政府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及时发布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岗位信息及招聘会信息,2016年以来,共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10场,1080余人通过招聘会在省内外及国外实现了转移就业。同时,不断扩大就业服务内容,依托就业服务大厅开设了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服务窗口,购置了就业自助服务一体机,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
2.强化劳动力转移培训。依托职教中心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采取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市场、企业和学员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已开展育婴师、面点师、电焊维修、养老护理、“互联网+”等专业培训,2016年以来,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余人次。同时,农技、劳转部门进一步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创业培训,引导农民提高种植水平,增强创业能力,2016年以来,已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余人次。
3.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推动土地集约连片经营,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7年我市的黑果花楸、华荫玫瑰、益菌柳和蓝靛果等经济林种植规模达到4万亩,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左右,实现年人均增收1.5万元左右。同时,加快对俄劳务输出,在俄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和建筑、餐饮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对俄输出劳务近600人,实现年人均收入3万多元。
今后,我局将联合就业、职教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加快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做好转移劳动力的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保障工作,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特此函复。如有不同意见,请与同江市农业局联系。
联系人:武凤云
联系电话:2905006
同江市农业局
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