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城要闻 > 乡镇动态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坚持“三步走” 以过硬能力作风谱写赫乡振兴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11-15 08:52   来源:通知公告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始终把能力作风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围绕制约乡村振兴的发展难题,在思想破冰、为民服务、项目发展上聚焦发力,以深学的态度、做实的决心、干好的标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坚持“学”字为先,走深解放思想之路。

突出思想引领,构建“四五六”学习体系,以“思想破冰”引领乡村振兴。一是活化“四研”模式。依托“广泛研讨、深入研思、一线研究、实地研学”4种模式,围绕“乡情认识、发展理念、结合实际、创新机制、能力作风”五大研讨主题,由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科室业务办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开展专题研讨活动20次,及时找到思想差距、调整工作方向,强化成果转化,推动工作提档升级,卫国村农家书屋荣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渔业村被评为“黑龙江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二是创新“五学”方式。结合“领导班子带头学、业务骨干示范学、‘三会一课’经常学、青年结对互助学、线上线下融合学”5种方式,依托市委党校街津口乡分校、农家书屋、“三牛”学院,组建“红色宣讲团”6支,先后召开专题学习18次,开展党员读书班21次、精品党课14次,推动全乡以学促思、以思践行。三是聚焦“六抓”党建。结合佳木斯市委“六抓”党建精神内涵,建设“1+6+X”党建品牌,围绕党建引领这条主线,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形成“一支部一特色”的6个党建品牌,依托“望闻问切”工作法等X个党建工作载体,构建6个村级亮点品牌,依托党旗固边、军警地共建等多元党建工作载体,抓牢基层党建各项重点任务,真正实现以“六抓”带“六品”,切实以能力作风建设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坚持“实”字为基,走稳民生保障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心中、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乡村振兴具体行动上。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构建排查网格化、监测常态化、帮扶精准化的“三化”工作体系,先后召开重点工作部署推进会议13次,开展防返贫监测排查8次,督导收入和政策落实情况18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施增收行动,通过产业带动、庭院经济等务实举措,促进脱贫人口增收,预计今年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同比上涨15%。二是延伸“红色网格”触角作用。实施“党建+网格”“网格员+”模式,成立网格党小组31个,发挥网格员的党员先锋、村医、致富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多重身份,完成调解纠纷、解决诉求等问题事项1000余件;在疫情防控村屯封闭期间,创设“村屯互助微服务”平台,帮助228户村民保障生活物资,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是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以卫国村“边境党建+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典型示范集群为引领,硬化路边沟1500延长米,建设栅栏3500延长米,帮助卫星村硬化因洪涝灾害导致严重破损塌陷的主街道路600延长米;在渔业村建设赫哲文化传习所,拓宽赫哲民族文化学习、民族成果展示和特色产品销售平台,不断改善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干”字为要,走好经济发展之路。

突出项目为王发展理念,聚焦各项重点突破性工作,以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落实“项目为王”发展理念,依托4A级旅游景区优势,上半年成功签约街津口中药材初加工项目和对俄出口摩托车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2个,投资总额6400万元,融合发展“冰雪经济”“绿色经济”,积极推动雪地摩托车研发及全链条产业园区建设,实现赫乡的旅游业从“一季火爆”到“四季精彩”。二是持续发展特色种养。依托中医药特色小镇和中药材基地示范强乡成功申创,大力推广玫瑰花茶、刺五加茶等赫乡特色伴手礼,鼓励村级发展规模化产业,支持渔业村建设9000平方米养鸡场、卫华村建设5000平方米蟹塘,倾力培育卫华村“玖屯”蜂蜜品牌,实现赫乡特色产业多点突破、全面开花。三是不断拓展新兴业态。整合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支持鼓励村投公司先后发展起黄牛养殖小区、乌日垦麦得面粉厂、卫垦煎饼厂、卫华蜂蜜等10个产业项目。抓住直播经济的热浪,在抖音、快手多个平台注册旗舰店,前三季度,王牌产品面粉、煎饼共销售数千件,收入超6万元,同时,积极帮助农户线上销售土鸡蛋、山野菜、木耳等绿色农产品,叫响“街津山野”农产品牌,助力全乡百姓致富增收。2022年6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均超过40万元,其中2个行政村首次突破百万元。

同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同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同江市融媒体中心建设运营(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0356号-1

网站标识码:2308810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