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过,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茄子、辣椒等蔬菜秧苗的育苗工作也进入“黄金期”。在城新蔬菜育秧种植专业合作社育苗大棚内,农民们正在忙碌着。
连日来,气温升高,十几天前播下的辣椒种子已经全部冒芽,有的已经长至两寸高。地盘中连片的辣椒苗,在大棚的呵护下,慢慢舒展着叶片,这一棚棚生机勃勃的绿色秧苗,预示着春播的序幕即将拉开。
4月6日上午,在集贤县集贤镇城新村的蔬菜育秧棚里,城新蔬菜育秧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忠武和农民们一起忙碌着,看着长势良好的秧苗,他高兴地说:“我们采取集约化育苗的方式,经过浸种催芽、播种、装盘、摆盘等程序之后,进入大棚日常管理,通常在40多天后,辣椒苗就可以达到移栽标准。”
据邓忠武介绍,合作社今年春季培育二十几个品种秧苗、1000余万株,预计能带来500万元左右的收入。城新村从事蔬菜育秧已有近十年历史。2017年,在集贤镇的支持下,城新村50余户村民成立蔬菜育秧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棚室180余个,年育秧900多万株,育秧品种二十多个,每年带来收益几百万元,合作社成员户均纯收入3万至5万元,远近闻名的“长青秧苗”品牌,成为城新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每年春节刚过,从大年初五就开始扣棚化土、整理苗床,一进3月就能播种了。”邓忠武介绍说,城新村的育秧品种最开始仅有茄子、辣椒、柿子等十余个传统品种,近几年,针对市场需求,他们增加了秋葵、丝瓜、丑瓜等十多种绿色养生蔬菜,品种达到二十多个。
“秧苗在‘五一’节过后就开始销售,不仅满足集贤县周边农户种植需要,最远的销往建三江、同江、富锦等地方的种植户。”提起每年销售时的火爆情景,邓忠武笑得合不拢嘴,他说:“络绎不绝的商贩上门选购,几天时间秧苗就全都能卖完,四五百万元就进了腰包。”
我们将秧苗卖完后,空出来的大棚还能再种一茬菜,卖菜的收入就能把整个春天的成本都收回来,卖秧苗就成了纯收入。”邓忠武笑说。
城新村蔬菜育秧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育秧产业发展较快,今年育秧已超过1000万株,预计收入500万元左右。“长青秧苗”已成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庭院经济产业,也是集贤县农村产业项目发展的代表。
“就是要以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为突破口,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集贤镇党委书记李义介绍,近两年来,集贤镇紧紧抓住产业兴镇“牛鼻子”,做大做强“长青秧苗”“红兴黄瓜籽”“八家子铁把菇娘”“黄牛养殖”等系列种植养殖产业项目,打造产业强镇,助力乡村振兴。